来源:大伦育儿说,本文仅为转载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  孩子的身体健康牵动着家长的心,我每天面对无数的孩子家长的提问,问题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,什么孩子为什么总是咳嗽啊?湿疹啊?鼻炎啊?哮喘啊?怎么总是感冒啊?等等,无数问题。我总是回答根源在脾胃虚弱,可是,无论我怎么解释,还是有太多的家长,无法把这些表面问题和深层次的脾胃虚弱结合起来,今天我给大家梳理一下,为什么说脾虚对孩子危害很大。

  首先说说脾虚是怎么导致的,一般多是喂养不当,比如过份吃好吃的食物,导致了积食,损伤脾胃,这种积食导致的脾虚,是现在最普遍的现象;也有不恰当地服用药物,导致脾胃受伤的;也有家里环境不好,导致孩子情绪不佳,从而影响脾胃的,如此种种,原因很多。但是这其中,喂养不当是主因,很多家长在孩子长期患病以后,才反思,自己之前喂养失当,很是后悔。

  那么,孩子脾虚都有哪些后果呢?

  脾虚与脾之本脏:消化系统本身的问题

  食欲减退

  很多孩子特别不喜欢吃饭,吃一顿饭家里要追着跑,喂半天,这里有喂养习惯的问题,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大原因,就是孩子脾虚,孩子吃的饮食,无力运化,这样的孩子吃下去食物就会严重腹胀,因此,孩子的胃口也会很差,难以受纳,对进食比较抗拒。

  便秘或者腹泻

  为何有的孩子大便会不成型,会有不消化的食物?这是因为小儿脾虚胃弱,胃弱则没有腐熟的能力,脾虚则无力运化,不分清浊,这样就会出现脾虚泻,这样的腹泻,脾阳不足者居多,往往孩子拉出来的会有很多不消化的食物。另外一种情况脾气虚,食物易积滞,积而化热,耗伤津液,肠道失润,从而形成便秘,这种情况则是脾阴虚的居多,当然,脾阳虚的也是有的,需要根据情况来对待。

  腹痛

  小儿腹痛,原因很多,比如消化道有寄生虫会腹痛,还有些器质性病变会有腹痛。除此之外,大量的都是功能性腹痛,比如有积食会腹痛,有湿热会腹痛,脾胃虚寒会腹痛。这里面,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就是脾虚,脾虚才更容易受寒;积食,也是脾虚无力运化,再加上无度饮食,两者互为因果,才会加重积食;出现湿热,根本原因也是脾虚,无力控制局面,导致积滞化热。

  另外,脾主肌肉,因此脾虚的孩子,会消瘦,四肢无力。

  脾虚与肺: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种问题

  容易感冒

  中医认为脾属土,肺属金,土生金,也就是说,脾胃是肺脏的母亲,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脾胃强壮,能吸收营养物质,肺气才能强健。如果孩子脾虚,土不生金,肺卫不固再加上积食,食积化热,导致上焦有热,在这种情况下,外邪非常容易入侵,所以,只要风吹草动,孩子就立刻感冒。

  在每次的流感季节,很多孩子中招,但是您还会发现,有的孩子就是没有患上流感,有的即使患了流感,痊愈得也非常快,这里面脾胃强壮,正气充足是最重要的原因了。

  很多家长,只是看到了外感,却不知道外感背后,有着正气不足,脾胃虚弱的原因的。

  容易咳嗽

  其实这和前面的是一个问题,只是咳嗽的症状,太令家长头疼了,所以我们单独讲一下,一方面,脾虚则肺金不固,所以更容易遭致外感,容易感冒,而咳嗽只是感冒的一个症状,所以会引起咳嗽;另一方面,中医认为,脾虚生痰,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”,这是内伤疾病的问题,但是,却很容易和外感结合,这种患者的外感病,就更容易出现咳嗽痰多不止的情况。

  至于很多孩子,外感过后,咳嗽很久不愈,这多数情况下,是脾虚正气不足,无力祛除残余的邪气导致的,张锡纯用大量怀山药补脾,配合小量牛蒡子解毒,就是扶正祛邪的思路。

  呼吸系统的过敏问题

  现在患过敏性鼻炎,过敏性哮喘的孩子非常多,我曾经仔细回忆,在我们这代人小时候,患这类疾病的并没有这么多,这一方面与当时都市化没有这么严重有关,另外一方面,我们那个时候,孩子整天跑着玩,运动量大,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,但是都是“无公害”的,而且有很多粗粮,所以脾气旺,正气足。而现在的孩子运动少,吃的娇贵,吃的食物比较杂,各种人造奶油等等,因此往往导致脾虚。

  那么,脾虚和呼吸系统的过敏性疾病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像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病,也多是与正气不足有关,尤其是和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的减弱有关,所以中医在调理此类疾病的时候,补脾一定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

  皮肤问题

  从浅表的层次来讲,中医认为:“肺主皮毛”,因此当脾气不足,导致肺气虚弱的时候,气血津液在体表的输布就会出现问题,这样皮肤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。而从体内的深层次来讲,是脾的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,导致体内燥湿不均,最终反应在皮肤上出现了问题。所以,在调理湿疹等疾病的时候,健脾祛湿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。

  脾虚与肝:引起肝经的问题

 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在宋代的时候,中医儿科的奠基人钱乙,在治疗皇子的瘛瘲(chìzòng)病,也就是今天说的抽风一类的疾病,钱乙判断此病是肝风内动,原因是脾虚,这在中医里面叫“土虚则木摇”,所以钱乙用了黄土汤来补脾,结果皇子很快痊愈,皇帝问原因,钱乙回答说:“以土胜水,木得其平,则风自止。”

  现在这样的孩子非常多,我前些日子在家乡,一位大学领导的孩子,才小学四年级,已经打嗝四年。这期间,到各地求医,各种降逆止呕无效。正好我回去讲课,就给看看。这里面就有肝风内动的情况,所以我用的就是补脾的思路,加了龙骨、牡蛎,安神敛肝,结果五副药,基本不打了,又服用五副,彻底痊愈。

  过去我们一想到治疗这种肝风内动的情况,多考虑的是疏肝理气,清泻肝火等思路,其实在疏肝柔肝的同时,增加补脾的思路,则效果更好的。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张仲景讲的: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是打的防御战,可是我现在更倾向于认为,这并非被动的防御,而是通过巩固阵地,实现战局的逆转。所以对于肝病,单纯着眼于肝是效果有限的,如果能认真培补脾胃,则才能真正有好的疗效。

  脾虚与肾:脾虚的孩子不长个

  我们知道,我们肾中的精气,一部分是从父母那里遗传的来的,这叫先天之精。然后,后天我们的脾胃吸收食物精微物质,再结合呼吸而来的清轻之气,这叫后天之精,与先天之精结合,成为肾精,封藏于肾中,主生殖、生长等功能。

  这个先天之精是一定的,我们以后身体健康与否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之精,这里面,最重要的就是水谷之精微了。

  由此可见,我们肾精充足与否,与脾胃关系非常密切。因此,当脾虚不能摄入足够的水谷精微的时候,肾精就会不足,就会影响生长发育,会影响孩子的个头,甚至会影响更大。

  这是我大概写的,一些疾病与脾虚的关系,那么大家会问我一个问题:那我们该怎么呢?

  脾虚应该怎么办?

  因为现在孩子的脾虚,绝大多数是因为喂养过分,积食导致的脾虚,所以,在调理的时候,一般应该先化积食,然后再补脾,然后如果发现仍然有积食,就再化积食,再补脾,把这两种调理方法,交替进行,逐渐把积食清除掉,然后把脾胃强壮起来。

  那么为什么最好不单独化积食和补脾呢?原因是这样的,对于积食引起的脾虚的孩子,如果单纯化积食,脾虚没有得到纠正,那么积食化掉,脾虚依旧,再吃多点,积食很快又会回来,永无尽头,所以有的孩子妈妈天天给孩子化积食,可是积食一直存在,就是这个缘故。

  另外,如果有积食和脾虚存在,如果单纯给孩子补脾,则会发现一补就上火,这是因为脾胃积滞导致堵塞的缘故,这样补脾的效果是不理想的。

  所以,对于积食引起的脾虚,可以用化积食和补脾两种方法交替进行,这样就会让孩子的身体逐渐越来越健康。

  • 94 views
    a
发布日期:2021年11月06日 17:11:05  所属分类:网络营销
标签:  |  |